一般来说,女性对自己的健康较为关注,一旦有疾,易过分担忧。在即将成为母亲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。医学研究表阴,情绪反应和健康关系极为密切。恐惧和焦虑会引起一系列生理、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,特别是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,如肝脏对糖原的释放,肾上腺分泌激素紊乱,肠蠕动减少,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,过度焦虑甚至会造成精神崩溃。在产科,这些心理的变化常常是妊娠并发症,如流产、早产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胎盘早剥的诱因之一。
若能分析一下原因,就不难看出,孕妇的恐惧、焦虑心理大都来自于对妊娠和分娩知识的不了解和曲解,有的来自医护人员出言不慎,给孕妇造成了不良暗示,有的则是社会上的以讹传讹。近年来,产科病房中孕妇年龄偏大,文化程度较高,由阅读误区引起的孕妇过度焦虑和紧张,以致造成心因性疾病的并不少见。正如上述夫妇那样,他们的阅读存在着误区,许多担忧来自对书本中专业问题理解的不正确。客观来说,此孕妇分娩的最大障碍并不是血小板减少,而是她的焦虑情绪。
因此,新婚夫妇特别是孕妇,平时看医学书籍时要多向专业人员请教,正确掌握妊娠和分娩的基本知识。丈夫要注意言谈措词,不能给妻子增添怕难产、怕生畸胎的心理压力。作为即将做母亲的孕妇,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,要保持心情平静愉快。当然,还要定期到医院做产前检查,认真执行医嘱,必要时住进产科病房,以增加其心理安全感。